东坡区法院 张诗晨
青春尾牙,成熟起点。三十岁这一年,我来到了内江市威远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挂职副局长,站在人生新的起点,这对我也是一种难得的历练和成长机遇,更是一次全新的“雕琢”过程。
三十而励 / 肩鸿任钜踏歌行,功不唐捐玉汝成
只有“小标的”,没有“小案子”。2024年7月,我被安排分管执行指挥中心和简案团队。随着涉民生、群体领域小标的执行案件逐年上升,挂职第一周我便分案200余件,虽类型案件标的较小,但往往面临查人找物困难、缺乏保权意识、自动履行意识差、执行难度大等问题。执行过程中,我发现被执行人居住县城的较少,大部分已外出务工,故无法通过线上查找到被执行人财产线索。面对威远县连续40℃以上高温,一日清晨,我在收到申请人提供的被执行人在成都某地方做生意的线索后,带领干警驱车两个半小时到达目标地。经过多方走访打听,4个多小时的找寻终不负众望,在被执行人履行完全部义务后,本案执行完毕,我再回到威远,已是华灯初上,灯火阑珊。这样的情况在执行中经常还有很多,但无论何时,只要申请人提供了被执行人的线索,我都会竭尽全力、认真核查。使命在肩当笃行,信心在身唯倾力,作为90后年轻法官,我深知自己犹如一块璞玉,正是有了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有了雕琢自身的时间,在威远这一方土地上,我将会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用优良的司法作风和善意文明的执行方式,尽可能将“纸上的法律”兑换为“真金白银”。
三十而立 / 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
三十而立,立的是志向,有了志向便有了脚跟。工作的前六年时间里,我有作为法官助理的角色协助草拟判决文书,有作为法官的角色独立承办案件,习惯了遇到疑问及时寻求审判长、庭长等“老师父”的帮助。到威远挂职后,我便意识到,还需要具备独自决断的能力和担负一切的责任使命。执行局工作经常需要出外勤寻找被执行人,因当时天气炎热,各办案组出外勤的时间集中扎堆在上午,面对威远法院执行局仅配备一辆专职警车的情况,怎样合理协调有限资源,减少各办案组冲突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当时便调研了各办案组外勤需求,按照地域、事项进行了划分,随后又对外勤组进行调研,发现外勤组的任务量比较大,耗时较久,故需要办案组的力量支持。综合分析后,我让每个办案组每周四将下一周的外勤计划报送到执行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整合各组外勤任务和地点,分别就办案组和外勤组出差时间和地点作出合理安排。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减少了各办案组出差计划的冲突。角色转变,打开了未知的自己,从“谋一域”到“谋全局”,我学会了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三十而骊 /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骊色骏马,飞云踏海。关心成功,也关心失败。挂职这几个月来,也有过很多迷茫。比如,在筹备2024年度执行工作会议时,由我草拟的方案以及讲话材料,因未撰写过类似材料原因,稿件被打回来修改了数遍。虽说修改稿件的过程较为痛苦,但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材料写作技巧以及需要注意之处,在今后的材料写作中我也会更加注意;又如,在统筹外勤组的事务时,会因和外勤组人员沟通不到位,导致找不到车辆、外勤组与办案组重复工作等问题。从开始的迷茫和自责到后来的对症下药,我亦寻得妙方。不断加强执行指挥中心这一“中枢大脑”的实体化运行,进一步提升各组运行效率。既来之,则安之。逐渐我感受到压力如弹簧,越压越有力,让其转化为动力,将推动我不断向前,强国复兴有我,青春与法同行。
回望三十年人生路,从法律“门外汉”跃升为“执行能手”,从普通干警转变为中层干部,我凭借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深知“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立足本职岗位,守正创新,不以外撼,不以物移,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