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之前说要解决农业用水,现在进展到什么阶段了?”
“村上修拦河堰,我们要出好多钱哦?”
9月19日晚,甘泉村驻村工作队刘康、杨欢、蒋敏及村两委班子在甘泉村八组召开坝坝会,群众们围坐在小凳子上,踊跃发表意见。这是甘泉村驻村工作队第一次以“坝坝会”为载体,在群众的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打造“议事点”。今天的议事主题是——集资修建拦河堰。
“八组目前只有一条小河沟,调蓄能力非常有限。再加之今年夏季炎热,雨水较少,小河沟蓄不上水,我们很多老百姓生产用水都受到了影响。”坝坝会上,驻村第一书记刘康开门见山。目前,甘泉村八组有群众200余人,依沟而居,生产生活主要用水主要依靠刘康所说的这条小河沟。但因常年河沟水位过低,再加之春夏连旱,周边150亩良田灌溉不足是八组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
水利基础设施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基础。驻村工作队到岗甘泉村之后,多次到周边群众家中走访,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勘察。目前,修建拦河堰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修建经费预算4000元,这笔钱从何而来?驻村工作队员商量,修建拦河堰是惠及所有八组群众,为强化集体意识,提高干事激情,每家都要出钱,合力修建。他们达成共识——以驻村工作经费支持+群众自筹资金的形式。
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坝坝会上,刘康继续说,“拦河堰修建现在需要八组群众的支持,每家每户都要出点钱。早一天修成,大家生产才能保障,今年才能有个好收成啊。”围坐的群众你一言我一语,“我只有几分地,修不修对我影响不大。”“我咋个拿得出钱来嘛?”……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驻村工作队不回避,逐一解除心结、算明白账。杨欢说,“虽然你沿河道堰占的土地不多,但基础设施修起后,你坡上剩下的3亩多地不也盘活了吗?”蒋敏说道,“配套设施修建好了,你说明年要新栽的苗子就有希望了啊。”听着驻村工作队的话语,群众的心里好像也有底了。
坝坝会一直持续到深夜,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还在继续,甘泉村八组的拦河堰也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