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法院
【“枫”情眉州】老峨山畔三度“枫”——丹棱县法院张场人民法庭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8-31 09:20:21 打印 字号: | |

人民法庭是司法服务基层治理、维护公平正义最前沿,是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眉山全市共有20个人民法庭,有的在天府新区护航发展“加速度”,有的在“天府粮仓”法护沃野千里,有的在烟雨柳江守望绿水青山……

市法院公众号【“枫”情眉州】专栏,走进20个人民法庭,全景展现眉山法院在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中,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源头治理,司法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法庭“枫”景。


今天一起来到丹棱县老峨山畔

看看丹棱县法院张场人民法庭


丹棱县张场镇的老峨山,是峨眉山的姊妹山,树柏青葱,绿意盎然,亦是成都周边避暑胜地。丹棱县法院张场人民法庭便坐落于老峨山脚下,以山影为庇,守护着一方百姓安宁。

张场法庭成立于1954年,辖张场镇和仁美镇两个乡镇。法庭现有2名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1名法警。近年来,为深入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切实发挥人民法庭在诉源治理、服务保障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张场法庭立足审判职能,以司法服务的温度、速度和广度为着眼点,打造诉前服务、快速审理、巡回审判“一站式”工作模式,提升诉讼服务和司法裁判水平。

夯实联防调解机制

诉前服务“有温度”

司法服务“向前一步”,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工作中,张场法庭与张场镇、仁美镇的党委干部、司法人员、人民调解员等多种力量为抓手打造多元化调解机制,为广大群众提供“一站式”解纷服务,促使诉调对接工作实现无缝衔接,形成了“1+N”机制(即一名法官对接职能部门负责人),促使诉调对接工作实现无缝衔接,真正把司法便民利民惠民落到实处。

辖区某村张姓兄弟二人已70多岁的高龄,两家历来积累了不少的恩怨,一次张某将兄弟将地坝往外扩伸,导致位于上方的张某一家张张某一家出行极不方便,且还有一个拱形山坡,碍于两家多年的积怨,张某常常为此事来到村委会要求解决,始终得不到落实,然后又多次来到丹棱县法院立案庭,要求处理。

得知此事后,张场法庭前后多次到现场了解情况,积极协调开展调解工作都不满意。随后,张场法庭联合法院立案庭邀请当地村委干部、村社权威人士开展调解工作。

一次组织调解,二次组织调解,因为兄弟二人积怨太深,还是互不让步,为其坡度的事情始终得不到解决。找准问题所在就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随后张场法庭从兄弟二人血浓于水的亲情入手,再从双方恩怨不及子女出发,联合村委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多方出力,将路面的拱形坡移除掉,然后水泥加宽硬化路面,两家恩怨在机耕道的问题上得到完美解决。

健全智慧司法服务

快速审理“有速度”

张场法庭致力于多元调解机制,努力完善各项司法便民举措,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服务群众为中心,始终坚持简案速审、繁案精审、能调则调、当判则判的原则。针对外地务工、偏远地区的当事人,积极运用“电子送达”“云上法庭”信息化办案,将送达、调解、开庭工作搬到线上,努力让群众少跑路、少走路,实现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快审案件。

2023年,18名农民工因拿不到务工钱58万余元起诉至丹棱县法院,张场法庭协同法院多部门开展了“讨薪”工作。

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法庭承办法官了解到,农民工多数为外地人,往返丹棱开展调解工作很是不方便。本着为农民工节约考虑,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往返跑路,张场法庭及时开启“云上”调解模式,及时邀请双方多轮次通过线上平台,在免去了往返的奔波劳累的同时,还能为双方开展法律知识普及,促使被告主动将拖欠的民工58万元工资全部履行到位,案件达到了双方相隔千里,但调解却是“面对面”。


创新普法宣传模式

巡回审判“有广度”

问题在哪里,法庭就在哪里”张场法庭坚持把为民服务的司法窗口搬移到辖区群众身边,有针对性地为偏远地区群众、行动不便群众、法律薄弱地方群众开设“移动法庭”“院坝法庭”“田间法庭”等,充分发挥巡回审判优势,将司法温度传遍基层。

一个88岁的老人,紧皱的眉头和浑浊的眼泪无法掩饰他的沧桑和心酸,这是一起简单的赡养案件,事实清楚、诉求明确,原本可以一判了之,但考虑此案件老人行动不便且此类情况在当地的普遍性,张场法庭决定进行巡回审理并开展宣传。

就这样“移动法庭”来到离老人居住不到50米距离的村委会。调解工作一开始并不顺利,双方情绪都很激动,儿子不满意父亲的偏心,父亲无法理解儿子的不孝,等双方互相倾诉完毕后,承办法官在双方的倾诉中抓住矛盾点及时引导消除误会。

法官从儿时的亲情入手,让儿子回忆自己幼时父亲养育他和兄弟姐妹的不易,如今父亲已经年迈,万不可发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随后再从法理分析,说明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职责。

案件最终在大家的见证下达成了和解协议,父子重归于好,随后针对赡养问题还进行了法治宣传。通过巡回审判方式,既方便了老人的诉求,又起到了审理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还增强了老百姓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一举多得。

基层人民法庭虽小,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却有着大担当,人民法庭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处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前沿。2023年以来,张场法庭立案受理217件,已审结197件,结案率90.78%。



 
责任编辑:市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