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是司法服务基层治理、维护公平正义最前沿,是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眉山全市共有20个人民法庭,有的在天府新区护航发展“加速度”,有的在“天府粮仓”法护沃野千里,有的在烟雨柳江守望绿水青山……
今日起,市法院公众号开设【“枫”情眉州】专栏,走进20个人民法庭,全景展现眉山法院在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中,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源头治理,司法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法庭“枫”景。
橙黄橘绿时邂逅法治新“枫”
东坡区,三苏故居之地,是眉山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中国黄金蜜柚之乡、中国晚熟柑橘之乡、蔬菜产业重点县……辖区内有绿树掩映、花草叠翠的“全国重点镇”万胜镇,东坡区人民法院万胜人民法庭就位于该镇,其管辖范围内的万胜镇、秦家镇、三苏镇,是全区晚熟柑橘主产地。
近年来,万胜法庭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镇村产业特点,延伸司法服务“三农”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辖区柑橘产业注入了法治新“枫”。
播种
你我他之间的“及时雨”
“我明天就要回去了,希望尽快处理此事,所以来法庭咨询如何提起诉讼。”
二月,是万物复苏之时。“春柑”之称的柑橘终喜挂满树。一名当事人因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来到万胜法庭咨询。
当事人系外地水果采购商,供货人系外地经销商,双方签订了水果订购合同。当事人向供货人订购了4万斤柑橘,并付了定金1万元。但交易时间已到,当事人从外地开货车过来拉货,供货人却拒绝履行水果交付义务,双方多次沟通无效后,诉至万胜法庭。
考虑到此番违约将影响到特色产业的长远发展,承办法官立即拨通了供货人电话,在释法明理中,从平衡双方利益角度出发,合理分析纠纷对双方的不利后果,并引导双方诚实守信,把“订单农业”之路越走越广后才能实现双赢。经过法官多次沟通协调,双方自愿达成和解,供货人主动退还订购人定金1万元并支付违约金5000元,并当场履行完毕。万胜法庭高效化解该起纠纷赢得了当事人的称赞。
为减少当事人诉累,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近年来,万胜法庭抓住柑橘产业发展定位,开通立案绿色通道,一方面拟制并推广水果购销合同模板,一方面在诉前为果农和水果经销商提供诉讼指导,并引入人民调解组织开展诉前调解。在诉中还联合司法所工作人员、村组干部开展多元调解,形成高效解纷强大合力,“快调快处”的模式,有效及时的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护苗
田间地头的“显眼包”
“老板,你好!我是万胜法庭廖法官,请问你们在农药、化肥的销售过程中有遇到过什么法律问题吗?”
四月,正是耕耘时节。万胜法庭的庭长廖智慧带着法庭干警深入万胜镇各个街道,入户为50余户农资产品经销商们重点普及《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对商户关于买卖合同纠纷等方面的法律咨询,一一认真解答,同时还对镇村农资产品销售过程中极易发生的纠纷作了调研。
在助力乡村振兴上,万胜法庭始终坚持普法先行。采取集中宣讲、巡回审判相结合方式,在年初农忙季、柑橘采摘季,走进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常态化、有针对性的开展法治宣传,将法治声音带到群众耕种“一线”,为群众带去法治“甘霖”。
丰收
乡邻之间的“金硕果”
“你”与“我”双向奔赴让满眼绿树结出乡村振兴之果,能动司法更让法治深植催生诉源治理累累硕果。
为把乡村里的“大小事”解决好,万胜法庭坚持探索多元解纷途径,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激化之前,通过现场勘验找到问题突破点,联合司法所工作人员、村组干部开展多元调解,形成高效纠纷化解合力;并在个案审理中延伸审判职能,坚持一案解多纷,延伸解决当事人多起关联纠纷,减少在院案件数量,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原告与被告A、B房屋相邻。被告房屋地势较高,原告房屋地势较矮,且被告房屋排水沟朝向原告房屋,如遇下大雨,或被告排放的生活污水较多,水流就会流向原告房屋大门前的马路,影响原告出行。原告多次要求被告将排水沟改道,被告不予理会,双方矛盾多次经村组织调解,无果,原告无奈将二被告告上法庭。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为全面了解案件事实,组织双方当事人当场开展现场勘验。为彻底化解邻里纠纷,法庭、司法所、村两委干部就双方提出的争议开展联合调解,在炎炎夏日,经过长达5小时的释法明理,双方最终对四项争议问题达成了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了金钱给付义务。
据统计,2021年以来,万胜法庭开展普法宣传12次,受邀参与纠纷调解30余次,指导对口联系镇、村、学校、企业化解矛盾纠纷80余次,通过一案解多纷方式化解矛盾纠纷60余起;2018年至2020年,万胜法庭一审案件受理数量与东坡区法院同类案件数量相比,占比为7.04%;2021年至今的占比为5.44%,案件量占比下降1.6%,基层治理成效初显。
下一步,万胜法庭将持续以“小阵地”保障“柑橘大产业”为着力点,多途径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为辖区柑橘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法治新“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