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作为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是人民法院的最基层单位,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是推进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最前沿。本公众号开设“枫桥式人民法庭”专栏,推出系列报道,充分展现人民法庭延伸司法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措施及成效。
视高法庭(天府新区眉山片区人民法庭)位于四川天府新区核心区域,法庭辖区20个社区、10个行政村,辖区人口19万,辖区面积284.8平方公里、企业300余家。法庭现有员额法官5名,法官助理4名,书记员2名,驾驶员和安保各1名。
近年来,视高法庭(天府新区眉山片区人民法庭)坚持“三个面向”和“三便”原则,弘扬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法庭定纷止争、参与基层治理的功能,深入推进辖区诉讼服务和诉源治理建设,全力转型升级,法庭布局更加科学、治理功能更加彰显、服务成效更加显著。2020年以来,共新收立案各类案件3505件,审结3287件,结案率93.7%,被省法院表彰为全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
融入天府新区发展大局,建设布局科学、功能完善的“标准化”法庭
“随着新区建设带来的经济形势变化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仁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颜毅思路清晰,院党组意见高度一致。
从此,视高法庭(天府新区眉山片区人民法庭)走上转型发展之路。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四川天府新区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庭建设。优化法庭区域布局,与四川天府新区法院签订司法协作框架协议,有效推动成德眉资司法一体化。构建“1+3+N”的司法服务网络,拓展延伸覆盖园区、企业、厂矿、村组等多个巡回审判点的人民法庭布局新体系,服务保障新区建设。
一起建设工程纠纷案件。被告某教育管理公司将某项目工程发包给原告公司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原、被告对工程进行结算并签订分期付款结算协议书,但被告未按约定时间支付,原告遂诉至法院。
该起案件,标的额8500万,这在基层法庭甚为少见,里面还涉及原告公司所属的工人去学校围堵等问题,原被告双方矛盾尖锐。法官数次组织双方调解,最终成功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面对大量繁杂案件,法庭深入辖区充分调研,并根据新区产业集群、商业集中特点,创新审判功能定位。谋划眉山天府新区视高片区商事案件集中管辖,选派业务骨干专职审理,邀请四川天府商事调解中心驻庭调解,实行专业化审理、类型化调解。按照眉山天府新区司法配套建设规划,逐步达到辖区诉讼服务和民事、刑事、执行案件等统一办理,实现综合性管理、集约型服务。
契合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创建审治并举、解纷多元的“枫桥式”法庭
“随着新区发展,建设施工、商品房买卖、物业服务、劳务合同等类型的纠纷案件很多……”法庭庭长李琴总结辖区内纠纷特点。
一起房屋买卖引起的纠纷。小区业主因对房屋质量、户型、开发商逾期办证等不满,迟迟不结清房款,而开发商因业主未结清房款,则拒绝将房屋产权证书发放给业主,双方僵持十余年,相关部门多次出面调解未果。2020年11月,开发商诉至法院,要求给付剩余房款,而业主方则提出要求开发商支付改变规划、质量不合格、逾期办证等违约金。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向原、被告双方了解情况,并走访当地社区,将该小区房屋共性问题找出,再针对每户单独的问题逐一寻找解决方案。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开发商顺利拿到剩余房款,业主方也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产权证书。
此案对商品房预售合同、商品房买卖合同等纠纷的妥善化解提供了指引。针对辖区案件特点,推动本院制定了《关于建立民商事群体性纠纷示范调解和诉讼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全市率先探索示范调解和示范诉讼,引导群体性纠纷前端预防、示范化解。2020年以来,通过示范机制引导化解涉诉纠纷11200余起。不断完善与园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联动机制,畅通三级司法服务微信平台,实现风险提前预警、纠纷联合调处、矛盾源头治理。建立“三农”案件办理绿色通道,发布审判白皮书和司法建议书助力优化基层治理。
贴近人民群众诉讼全局,构建司法为民、公正高效的“服务型”法庭
原、被告系兄妹关系,同为视高镇村民。1993年,原告结婚成家,将户口婚迁至黑龙滩镇某村。2021年,被告所在地被征地拆迁,被告领取了土地补偿款。原告认为被告领取的土地补偿款中有自己的自留地和荒山土地补偿款,遂诉至法院。
这是一起普通的外嫁女要求分配土地补偿款纠纷案。但考虑到视高片区因城市发展土地大规模拆迁,产生了大量的土地拆迁纠纷案件,为增强法院审判工作的辐射效应,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法官决定到在二人所在村的农家院坝开庭审理此案。
院坝开庭审理此案,是视高法庭(天府新区眉山片区人民法庭)全力推进审判服务进基层的一个缩影。聚焦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盼,视高法庭(天府新区眉山片区人民法庭)不断完善司法为民措施,全力推进审判服务进基层,深入乡镇、村社开展法治宣传、巡回审判、以案释法等,司法服务向广大农村全面覆盖、全线延伸。
近年来,视高法庭(天府新区眉山片区人民法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司法供给侧改革,让人民群众及时感受到公平正义。整合眉山两级法院审判资源,建设眉山诉讼服务分中心,设立诉调对接工作室、知识产权多元解纷工作分站,常年配备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入驻法庭,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要。
两公司因买卖合同纠纷诉至法院,且原告公司申请了诉前保全,致使被告公司账户被冻结。原告方委托代理人居住在外地,在征询原、被告意见后,法官通过“智慧庭审”平台组织双方进行了庭审……
视高法庭(天府新区眉山片区人民法庭)依托“四川微法院”“诉讼服务网”等线上平台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次通办”诉讼服务。广泛推广应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智慧庭审”等线上平台开展线上调解、线上庭审工作,让身居异地来往不便的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化解矛盾。2022年,开展在线庭审1200余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结合地域特点及特殊时间点,视高法庭(天府新区眉山片区人民法庭)多次开展送法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活动,以农村土地承包、婚姻家事、禁毒、未成年保护等为主题进行普法宣传,通过巡回审判、公众开放日、模拟法庭、旁听庭审等形式,加强公众参与度,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三年来,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17次,受教育人数达2800人,发放普法图册3600余份;举办模拟法庭2次,邀请学生参与320人次;巡回审判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