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东坡区法院多悦法庭庭长姜丽的故事
犹还记得去年的阳春三月,微风和煦,柳绿花红,我来到了多悦法庭。“多悦”取近者悦,远者来之意而得名,寓意着这是个令人向往的美丽乡村,正是如此好的寓意,让我多了一份沉稳与自信。这一年的工作,我坚守自己的法官初心,走进田间农舍倾听民声、解纷止争,让老百姓深深体会到了基层法庭的司法温度。
耐心倾听 多元解纷促和谐
法庭工作的第一天,印象十分深刻,收到一件标的额500元的案件。我心想标的额如此小,肯定很容易处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李大姐因邻居王大哥砍了她家的十几根竹子要求王大哥赔偿500元,为调查纠纷原因,我当即决定去现场查看。
原来李大姐家的竹林挨着王大哥家的围墙,李大姐竹子已经从围墙外延伸到王大哥家房顶处。王大哥说因需要在家中围墙处安装彩钢棚,便与李大姐商量施工时需要砍掉几棵竹子,李大姐满口答应,但实际施工时发现竹子遮挡太多,于是便多砍了十来根竹子,李大姐认为王大哥是故意所为,且事后没有及时告知便心生怨气。
现场双方各执一词,并相互诅骂起来,坚定表示绝不调解,把双方劝住后,我立即到村委会向村干部了解情况,原来双方多年以来一直因地界树木、竹林相互遮挡互不来往,这次事件更是一个导火索,很明显双方都是在打赌气官司。
考虑到如果对该案进行强行判决,可能会加剧双方的邻里矛盾,无法修复双方的关系。了解到双方的矛盾症结,我和村干部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双方互相把遮挡对方的树木、竹子修砍掉。王大哥听取我的意见后表示同意,李大姐虽同意但仍然要求李大哥赔偿多砍掉的十几根竹子,调解工作陷入僵局。通过数十次的沟通,不断从情理法的角度给李大姐解释和开导,最终李大姐同意不再要求王大哥赔偿,愿意将自家长到对方屋顶的竹子砍掉。
趁热打铁,我和村干部立即为双方找来工人,在大家的见证下为双方砍掉了互相遮挡的树木、竹子,一场500元的纠纷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美化解,村干部向他们竖起大拇指,围观群众不断拍手称赞,李大姐和王大哥相视一笑,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傍晚离开,听到身后传来了村民们欢快的交谈声,看到夕阳余晖感觉到了从无有过的满足感,十分惬意。
巡回审判 物业纠纷终化解
法庭所在辖区属于政府拆迁区域,辖区有多个安置小区,某安置小区大多数业主不交物业费导致物业公司起诉小区业主近100人。接收到案件后,考虑到物业纠纷具有“案子小矛盾大”、“涉及面广”等特点,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连锁反应,我便立即实地走访案涉小区。
在小区里,很多业主纷纷向我们诉说物业公司存在绿化、环境卫生、安保等服务问题,部分业主觉得是政府安置的房屋,不应该按照商品房收取高额物业费。
本着“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目的,为彻底化解双方的矛盾,我们在该小区所在社区开展巡回审判,庭后组织双方调解,向业主宣讲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告知物业费收取的合法和合理性,也向物业公司释明了其存在的物业服务问题,最终物业公司表示愿意降低物业费的收取比例,整改物业服务的不足。在场的业主也表示接受,并主动交纳了物业费。
半个月后,当再次走进该小区进行案件回访时,业主们高兴对我说:“物业公司改善很多,住在这里很舒心”。这一句“很舒心”是群众对我们“小法庭、大作用”最好的反馈,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坚守初心,为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提高司法护航水平的动力源泉。
今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亲临眉山,对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团结带领乡亲们脱贫之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一名乡村法庭的法官,在基层是最普通的角色,但却是捍卫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合法权益的守护者,是温情的维系者,是乡村发展的助力者。今后我会将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做好人民法庭工作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汲取“三苏”法治精神营养,立足审判职能,进一步主动作为,积极发挥多元解纷机制作用,加强诉前调解,以小力量解民忧,以实际行动暖民心,为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工作提供多维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