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学作品
书香法院|一起读好书(二十七)小人物见证时代变迁——读《茶馆》有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05-11 09:47:48 打印 字号: | |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眉山法院一直积极倡导干警多读书、读好书,丰富文化生活,提升自身素养。

一起来读好书

↓ ↓

《茶馆》

推荐人:洪雅县法院槽渔滩法庭 罗赟

读《茶馆》有感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三幕剧的剧本。讲述了老北京裕泰茶馆几十年间的跌宕起伏,历经三个时代的变迁、两代人的挣扎。虽然只有薄薄的几十页,但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设计得生动传神、富于个性,同时又简洁凝练、意蕴深长,只需读过一次,就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明白。

《茶馆》的魅力在于语言精炼,戏剧结构巧妙严密,老舍先生高深的语言艺术修养,我阅读时仿佛身临其境,一幕幕剧情展现在眼前。

——第一幕讲述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在茶馆中来来往往,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第二幕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改成公寓租给大学生,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第三幕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战争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了结了一生。

然而我觉得故事却远远没有结束,而其中人物又何止王利发、常四爷以及秦仲义。还有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的旗人松二爷;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的地痞刘麻子;算命骗人的无赖唐铁嘴;靠坑害别人钻营偷生,顺风倒的奸邪小人吴祥子和宋恩子……六七十个主次人物,见证着茶馆的兴衰,见证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悲哀,他们也是这兴衰和悲哀的始作俑者和承受者。

《茶馆》一书虽然文字不多,却通过刻画小人物的生活,展现了三个时代的变迁,这一篇《茶馆》道出了无尽的沧桑,历久弥新,这无尽的沧桑也将始终伴着我们一直走下去,如警钟长鸣。

 

 

 
责任编辑:市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