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做实五项重点工程,巩固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不断推进一站式建设从“有”向“优”迈进,提升新时代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能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一、做实源头减量工程
1.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持续深入开展“三百”普法宣传活动,继续开展第三批“诉源治理示范村(社区)”创建,充分发挥“诉源治理示范村(社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2.持续发挥诉讼服务站(点)作用,进一步加强法官联络站(点)建设,切实发挥联络法官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指导调解、协助解纷的作用。
3.建立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推动建立政府牵头,法院、公安、司法行政部门以及相关行政机关协同参与的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机制。
二、做实“四进”强基工程
切实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进调解组织,主动对接基层解纷力量,开展在线指导、调解、司法确认等工作。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的完善升级,引入先进的诉源治理终端设施设备,拓展线上调解平台的使用范围,推进特邀调解组织线上调解平台全覆盖。
三、做实多元增效工程
支持非诉调解组织建设,加强对调解组织的培训指导,定期开展法院特邀调解员培训。加强司法确认制度的宣传,积极引导非诉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加强与相关单位对接,提高委派“总对总”对接单位调解案件数占诉前调解案件数比重。加强诉前调解,提升诉前调解成功案件占一审立案数量比重,提高调解成功履行率,诉前调解案件平均办理时长小于30天。
四、做实智慧诉服工程
1.持续推广在线诉讼服务,切实发挥好网上诉讼平台“一网通办”能力,加强在线委托送达、申请保全和委托鉴定等平台应用。
2.扩大在线诉讼服务范围,全面应用网上申诉信访平台,运用好邮政目的地集中打印机制,加快推进全流程电子送达集约集成,积极推进应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3.加强诉讼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强涉诉信访案件信息录入,做到有信必录、有访必录、有录必全,扫描录入率达到100%。
4.完善在线诉讼服务及时响应反馈办理机制,对于网上立案、跨境立案应在7天内审核,跨域立案15分钟响应办理。
五、做实最优窗口工程
1.强化诉讼服务中心“一窗通办”能力,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分类建设,推动平台入口统一化、在线诉讼标准化、服务功能同质化、大厅建设特色化、巡回服务便捷化,更加便利群众办理诉讼事项。
2.拓展跨域诉讼服务功能,推动跨域诉讼服务向电子材料收转、委托送达、事项申请、网上开庭、视频调解等主要诉讼事务拓展,实现就近可办、全国通办。
3.强化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一号通办”功能,提升12368诉讼服务热线实质办事能力,确保热线100%接通率,实现电话办理与现场办理、网上办理一样方便快捷。
4.实现绿色窗口全覆盖,开通绿色窗口,简化办理方式,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普惠均等诉讼服务,加强诉讼服务大厅智能化设备、网上诉讼事项办理的辅导指导。
5.开通满意度评价功能,实现全部对外服务事项满意度评价全覆盖,确保差评件件有整改、有反馈,提升群众网上办事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