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眉山市政法系统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召开,公布了2021年全市政法系统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眉山法院四件典型案例入选。
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夏成刚参加发布会,并就眉山法院优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相关工作答记者问。
此次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中,全市政法系统共推荐参评案例49件。由市级政法部门、市民经办相关领导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专家组成的评委组通过无记名打分、个案讨论等方式择优评选出10件案例,经过7日社会公示,最终评选出十大典型案例。
眉山法院获评的典型案例
发布会记者提问:
从发布的典型案例可以感受到近年来眉山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方面取得的良好成效,请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工作举措?
夏成刚:
眉山两级法院全面落实中央、省、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运用司法手段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始终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推动工作机制完善出台《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就加强刑事司法保护、发挥民商事审判职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市场退出机制、保障实现民营企业及经营者胜诉权益等多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开设民营企业案件绿色通道,做好立案指导;妥善审理民营企业融资纠纷案件、破产案件;与市工商联建立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协作机制。
充分运用多元解纷“眉山实践”与中国银保监会眉山监管分局联合制发《关于加强眉山市金融司法联动协作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通知》,加强金融纠纷调解组织建设;设立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多元解纷眉山工作站、四川天府商事调解中心驻眉山中院调解室;在园区和企业设立法官联络点和权益保护站,开展“百名法官进百企”普法活动。
体现执行的力度和温度切实保障实现民营企业胜诉权益,加大涉民营企业执行案件财产查控力度,坚持开展涉民营企业债权兑现专项执行行动,并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力度。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方面,坚决禁止超标的查封和乱查封;对民营企业审慎采取强制性措施,充分运用多种执行措施,使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增强履行能力;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和异议处理机制,及时恢复民营企业及经营者的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