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法院
“无袍法官”第21期 | 人民陪审员是一份使命与信任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1-11-09 16:35:25 打印 字号: | |

2018年4月27日,我国陪审员法正式公布实施,它是我国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我叫黄彦军,2019年9月,我荣幸被东坡区人大常委会聘为人民陪审员,它不仅是一种荣耀,而且是义务和责任,更是一种使命与信任。一年多来,我先后参加了市、区法院组织的行政、刑事、民事案件数起,每一次庭审都是给我一次学习机会,一次经验积累,一次自我沉淀,一次人生成长;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尊重法律、敬畏法律。

一、陪审是赋予我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职责

法律是神圣的,法庭是庄严的,当我们坐在审判席上对每件案件的庭审时,必须还案件的事实真相,给当事人公道。因此,对每一个案件的陪审我都做到用心、用情。

既然选择了陪审员这个工作,就要认真对待每次陪审,这也是作为陪审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每次我接到法院通知我参加陪审后,我都会正确处理好本职工作和陪审工作,准时参加庭审。在庭审中,认真做好庭审记录,专心聆听庭审现场发言,认真分析案情,及时梳理、归纳案件的焦点和重要的事实,分辨是非曲直。在庭审中,在尊重法律、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既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要尊重合议庭其他法官或其他陪审员的意见。陪审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审理案件中却不具有专业性,在庭审中我主动向法官学习,了解法官对案件事实的判断和定性,平时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各种基本法律法规,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深入研究审判理论和实务,使我在审判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要借鉴好的审判经验,提高我陪审员的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陪审员,既是法律公平正义的见证者,监督者,又是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同时又是公众对我的一种的信任。每年民事诉讼占案件的相当部分,这些案件主要是各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经济纠纷等各种基层矛盾,他们走进法庭就是对法律的敬畏,对法官的信任,我们要认真聆听他们的诉求,特别是陪审员,来自于群众,更容易走进他们的心扉,尊重事实,还当事人一个公道,积极化解各种矛盾。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推进,民告官的行政诉讼也司空见惯,这既是对我国司法体制的肯定,也是对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也不能凌驾法律之上的体现。

二、陪审使我成为一个全面依法治国的践行者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学法、知法、懂法。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特别是陪审员,来自各行各业,来自于人民,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我们是人民群众与司法机关的一种藕带,在每一次的陪审中,我都或多或少有些收获,有些感悟,把这些收获、感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向同事、朋友、周围群众等宣传,把案件审理中接触到大量形形色色的案件,经常利用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向周围的人进行宣传,以案释法,以此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

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在今后的陪审工作中,我将牢记当初的庄严宣誓,铭记肩负的使命,砥砺前行,做一名真正的不穿法袍的法官,为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东坡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