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两级法院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以“三讲三省三化”为载体,深入推进司法为民走深走实。
一、深入开展“三讲”,全面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立案登记讲效率。彭山区法院承诺“六个当天办”,为来院群众提供当天收件、当天审核、当天立案、当天打票、当天分案、当天移送的高效立案服务。仁寿县法院在诉服中心增设执行专岗,整合执行立案审查、执行异议审查、执行保全审查、恢复执行审查、执行材料收转、联系执行法官、执行进度查询等功能,实现执行工作一站式办理。洪雅县法院制定《关于开展立案条线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工作的方案》,广泛运用“四川微法院”、“四川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等网上自助立案平台立案。青神县法院积极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诉服中心系统集成诉讼辅导、登记立案、诉调对接、简案速裁、信访接待、事务办理、法治宣传、信息服务等8项职能,切实便利群众诉讼,实现了“走进一个厅,事情全办清”。
科技运用讲效能。东坡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人民调解平台选择自己信赖的调解员进行调解,调解员可通过调解平台组织当事人在线进行调解,2021年上半年,在线调解案件1338件,调解成功620件,既为当事人节约了诉讼成本,又减少了诉累。仁寿县法院积极推进政法系统跨部门办案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强化政法各部门衔接配合,实现快速立案、网上阅卷、文书简便制作、电子送达、全程留痕,提升刑事诉讼效率,有效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1月至今,在平台运行的刑事案件占同期刑事立案总数的18%,并呈现逐月增长趋势。设置法院综柜便民终端,当事人在1分钟内即可通过微信(支付宝)完成诉讼费缴纳,并现场取得缴费发票。洪雅县法院对不能参加庭审的当事人提供在线“云庭审”。深入开展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及深度应用,让案件与数据交互,实现简单文书自动生成,积极推动办案无纸化、智能化。
判后释疑讲效果。东坡区法院制定《判后答疑实施细则》,明确判后答疑适用范围、责任部门和操作流程。彭山区法院将判后释疑作为一项诉讼服务措施,在诉讼服务中心确定专职人员接受判后释疑预约,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采取刚性和倡导释疑相结合的方式,分门别类列明释疑类别,建立“判后释疑笔录”及“判后释疑反馈表”,确保判后释疑履职到位、规范运行,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全力维护司法权威和公信力。已开展判后释疑11件次,释疑满意率72.7%。
二、积极运用“三省”,切实减轻人民群众诉累
诉前鉴定省流程。彭山区法院大胆探索司法鉴定改革,推出了诉前鉴定服务工作,变“诉中鉴定”为“诉前鉴定”,不仅方便当事人在诉前明确诉求,节约诉讼成本,减少重复鉴定的流程,且将鉴定结果与诉前调解相结合,促进交通事故案件的诉前调解。今年,共进行诉前鉴定案件8件,其中因鉴定后达成调解3件,促进了纠纷化解,切实减轻了群众诉累。仁寿县法院制定《开展诉前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积极引导当事人在医疗损害纠纷、民事行为能力认定纠纷等需司法鉴定的案件中进行诉前鉴定,帮助当事人预测诉讼风险,合理确定诉讼请求。2020年7月办理了全市首例诉前司法鉴定委托案件,截止目前,启动诉前鉴定程序案件4件,群众满意度高。
司法确认省费用。彭山区法院积极探索建立“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服务模式,先将符合诉前调解的案件委派给人民调解员调解,再对调解成功达成协议的案件进行司法确认,充分利用司法确认程序不收取诉讼费用、可以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效力、下发裁定只需2日等特点,让当事人不经诉讼即可申请强制执行,既保障了群众的利益,又维护了诉前调解的成果。今年,共进行调解协议司法确认143件,为200余名群众节省了14512元的诉讼费用。仁寿县法院通过“委派调解+司法确认”方式,妥善处理始建镇一农业发展公司拖欠222户村民工资系列案,成功调解一起跨度十年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洪雅县法院扩展确认行政调解协议、律师调解协议,增加申请司法确认案件比例。考虑到受疫情影响民营企业经营困难的现实状况,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化解11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为当事人节省了10余万诉讼费用。
简案速裁省时间。东坡区法院制定《眉山市东坡区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工作的实施方案》,扩大调解前置,强化案件分流,优化审判资源配置,速裁团队扩大为两个,法官由4名增加为8人。彭山区法院将简案速裁团队设置在立案庭,完善小额诉讼和简易程序规则,推行要素式审判和示范性裁判,促进简案快审。今年,速裁团队共审结案件641件,人均办案180.25件,结案率89%,平均审理天数19.68天。仁寿县法院在全市率先启动民商事案件类型化办案改革,配套建立送达组,全面提升办案质效。洪雅县法院创新推进简案速审文书样式改革,提升繁简分流工作质效。针对多种常见速审案件类型,设置14类表格式模版文书。
三、扎实推进“三化”,着重打造多元解纷品牌
诉源治理规范化。丹棱县法院制定《村(社区)法官联系点工作制度》,建立法官联络点机制,38名干警组成19个联络小组,实现对全县50个村(社区)司法服务全覆盖,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村(社区)。洪雅县法院通过建立交通事故“一站式”解纷平台,搭建行政联合调解平台,邀请“甘嬢嬢个人调解工作室”常驻法院协助调解物业服务纠纷案件,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确保诉源治理成果持续化。
诉前调解专业化。东坡区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非诉调解室,指导东坡区发改局成立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室,成立了眉山市东坡区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彭山区法院对接3个个人调解工作室,增强诉前调解工作力量;在全区八个乡镇及两个重点居民小区设置法官巡回工作站,在区交警大队设巡回法庭,形成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的新模式,进一步将为民服务落到实处。仁寿县法院与四川天府商事调解中心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全市首家引进第三方专业商事调解机构的基层法院。
法治宣传常态化。东坡区法院新建立《东坡法眼》公众号,打通线上宣传关节。仁寿县法院打造“法润少年 护航青春”司法品牌,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园,助力法治校园建设,护航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创新公众开放日模式,邀请学生、代表委员来院,通过庭审公开、以案释法等方式,增强公众法治意识。青神县法院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和“法制宣传”专栏,实时宣传报道青神法院相关工作开展和法律知识解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