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眉山市命名第二批“诉源治理示范村(社区)(附名单和标准)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1-06-01 09:46:31 打印 字号: | |

近日,眉山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下发了《关于命名眉山市第二批“诉源治理示范村(社区)的通知”》,继续以示范创建为抓手,创新开展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推进基层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40个村(社区)获评第二批示范村(社区)



天府新区眉山片区(3个)

社区:青龙街道莲池社区

行政村:视高街道新明村、贵平镇平安村


东坡区(8个)

社区:通惠街道长安路社区、修文镇东光社区、三苏镇广济社区

行政村:尚义镇太宝村、太和镇四维村、多悦镇正山口村、秦家镇大佛村、万胜镇艾光村


彭山区(5个)

社区:凤鸣街道红星社区、谢家街道义和场社区、黄丰镇丰华社区

行政村:凤鸣街道金烛村、黄丰镇团结村


仁寿县(8个)

社区:黑龙滩镇四海社区、大化镇水利社区、珠嘉镇三溪社区、文宫镇古佛社区

行政村:龙正镇新建村、虞丞乡丞相村、满井镇元正村、藕塘镇明珠村


洪雅县(6个)

社区:中山镇桂花社区、槽渔滩镇兴盛社区、中保镇桐升社区

行政村:余坪镇黄里村、将军镇新安村、东岳镇团结村


丹棱县(4个)

社区:齐乐镇城西社区、齐乐镇东升社区

行政村:张场镇万年村、仁美镇金藏村


(6个

社区:青竹街道青衣社区、青竹街道凤阳社区、青竹街道花园社区

行政村:青竹街道桥楼村、白果乡甘家沟村、高台镇诸葛村




第一批获评40个村(社区)


从2020年10月起至2021年9月止,在全市范围内创建120个“诉源治理示范村(社区)”。目前已完成前二批共80个示范村(社区)的评选命名。

2021年9月30日前,将完成第三批40个“诉源治理示范村(社区)”的评选命名。


示范村有什么意义?


“诉源治理示范村(社区)”是眉山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通过系列创建活动,强化基层组织的党建引领作用,健全完善城乡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充分保障纠纷化解工作的人员配备、经费补贴和硬件场所,有效推进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促进咱们眉山城乡基层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和谐。




创建标准


(一)党建引领突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和号召力,把城乡基层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党组织定期研究矛盾纠纷化解事宜,将诉源治理工作纳入议事规程,协调解决工作困难,完善工作机制。“德治、法治、自治”良性互动,激发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纠纷自解的内生动力,邻里互济互助社会风气良好、人人和谐相处。无“民转刑”恶性案件发生、无群体性事件、无黑恶势力、无邪教组织。

(二)硬件设施完备。有专门的矛盾纠纷化解场所,解纷和便民设施齐备,工作制度上墙。有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便于执行的村规民约。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畅通和规范。

(三)解纷制度健全。纠纷解决人员配备到位,纠纷化解程序灵活简便,有相对完善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且运行良好。纠纷化解工作资料完整齐全、记录规范。

(四)治理成效良好。依托现有的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借力合力,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成效突出,村(社区)“万人成讼率”明显低于所在县(区)平均水平。妥善将基层的家事邻里、土地承包、民间借贷、征地拆迁、农民工工资、环境污染等方面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小事不出村、问题不上交。

(五)法治保障完善。设有法官联络点或确定有联系法官,对调解达成的协议符合司法确认条件的积极引导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实现群众法律知识随时查询、法律咨询随时解答、法律帮助随时提供、法律宣传随时进行、矛盾纠纷随时调处。群众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整体提升。



 

 
责任编辑:市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