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经是祖国的坚强柱石和钢铁长城,为保护国家和人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带到法院,以严明的组织纪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的工作态度,满怀信心地适应新岗位、新角色、新环境;
他们凭借军人的刚毅和果敢,成长为优秀的法院干警。
无论是在审判、执行或综合部门,还是疫情防控战、为民办实事的前线,他们都一如既往,以良好的实际表现,诠释部队严明的纪律和军人过硬的作风。
他们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书写下新的人生篇章,为维护司法的权威、人们的利益战斗不止,为法院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八一建军节,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7月30日,市法院召开“八一”建军节座谈会,市法院党组书记、代理院长易晓东代表院党组和全院干警向市法院的“老兵”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世忠主持会议。
易晓东勉励全院退役军人:笃定理想信念,在强化政治素养中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不动摇;加强自身修炼,在立足岗位实践中增强本领才干不落伍;认真勤勉工作,在激发干事热情中紧抓工作业绩不放松;发扬优良传统,在赓续红色血脉中保持军人本色不褪色。
“老兵”风采
唐寅书,四川洪雅人,2002年入伍,于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独立营二连任文书,2004年2月退役到洪雅县公安局巡警大队担任协警,同年7月招收为眉山中院法警支队辅警,2008年正式考入眉山中院,先后在法警支队、院办公室、司法公开办公室工作,负责新媒体视频工作,为全国法院艺术人才库成员,四川省微电影协会会员,曾获全省法院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法院爱岗敬业标兵、眉山市文化产业先进个人,多次荣立三等功。
“我最喜欢的军旅影视剧是《士兵突击》,因为我觉得许三多就是我的影子,我脑子不精明,但好在勤能补拙,一直坚持学习和独立思考,遇到再棘手的难题都能拼命完成好。”
唐寅书不是影视专业科班出身,出于兴趣爱好走上了影视创作的道路,刻苦钻研10余年,最初熬夜加班几乎是常态,他曾经为了制作一个急需报送的专题片,连续多天加班加点,一直坐在办公室的工作站前,从长达几十个小时的视频里一帧又一帧地筛选镜头,完成剪辑后人也累倒了,给他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影响,但他的精神依然乐观。
袁渊,四川眉山人,1990年7月出生,2008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2011年10月入党,2012年6月毕业分配到某集团军电子对抗团工作,历任站长、排长、参谋、副连长等职,2019年底转业到市法院。
在部队期间,他曾多次获优秀共产党员、军事训练标兵等嘉奖,转业到地方后,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始终坚持学习,提高个人能力素质,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把部队令行禁止、雷厉风行、不怕吃苦的优良作风延续到地方工作中。在本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负责市法院各项数据统计等工作,牺牲大量休息时间加班工作,毫无怨言,顺利圆满完成任务。
毛青春,四川渠县人,1969年9月出生,1989年3月入伍,1992年1月入党,先后在武警四川省总队机关、武警凉山州支队、眉山市支队等部队服役20年。2009年12月转业安置到东坡区文体局,2010年10月调东坡区人民法院,曾任政治部主任、机关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法警大队政委等职,现任东坡区人民法院四级高级警长。在部队工作期间,先后参加急难险重任务100余起,曾参加“98”眉山抗洪、“08”汶川大地震等重大抢险救灾战斗, 3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
到法院工作后,保持革命军人本色,坚守初心使命,探索建立法院改革创新和队伍建设制度机制20余项,主抓工作获得多项荣誉,连续9年获“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10年获“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被省法院命名为首批“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个人多次被上级党组织表扬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主动作为创一流先进个人”“联系服务群众先进个人”“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十佳干部”,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并荣记“三等功”一次,2019年被表彰为“全省法院优秀退役军人”。
李国辉,四川广安人,1981年10月入伍,在眉山市某兵团服役,1998年8月从部队转业到彭山法院,先后在江口法庭、执行局、档案室、办公室工作。
从军营到法院,脱下戎装换上制服,李国辉始终秉承着军人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优良的成绩。现在已临退休年龄的他依然是办公室最早一个到,最迟一个离开的人,无论是涉密文件管理、机要件收发还是上传下达工作,都一丝不苟的完成,从未出现任何差错。他所负责的保密工作在今年顺利通过了全国法院网络安全及保密的交叉检查。这种以身作则、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全院干警的一致好评,被公认为法院的“老黄牛”,为年轻干警树立起一个忠诚敬业的标杆。
黄学良,四川仁寿人,1971年2月出生,1990年3月入伍,199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服役。2003年10月转业到法院,先后在仁寿县人民法院黑龙滩人民法庭和政治部(督察室)工作。
扛起抢,他是用脚步丈量过祖国边疆的光荣军人,转业后,他是用公正之心维护正义的法院干警。黄学良在法院工作期间,先后多次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和先进个人,荣立市中院个人三等功2次。长期坚持在法院综合部门的他,对工作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乐于奉献,为全院干警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尽心尽力做好事,以炙热昂扬的工作热情、执着用心的工作态度,树立起了政工干部可信、可靠、可敬、可亲的良好形象。
凌科,四川洪雅人,1995年入伍,先后在云南省军区某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师高炮团服役,1999年入党,2000年退役,两次被评选为优秀士兵。2014年从洪雅县林业局选调至洪雅县人民法院诉讼对接中心,现在余坪法庭任书记员一职。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退役军人,我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优良作风。将荣誉、服从、责任、纪律铭刻于心,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爱岗敬业,努力工作,永葆军人本色,退役不褪色。”
陈劲翰,四川眉山人,1993年出生, 大学本科,中共党员,2015年9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作战旅,2017年10月退伍,2019年在公招考试中以岗位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丹棱法院。
两年的军旅生活虽然短暂,但足以让人终生难忘和受益,在部队里,陈劲翰凭着出色的综合素质和表现多次受到领导表扬和战友们的认可,获评过“优秀义务兵”等荣誉。优秀的军事素质让他成为部队里的“多面手”,历任士兵、副班长、代理班长,在各种特种作战任务中,他担任过突击手、战场义务兵、电台兵等。
两年多的司法工作中,他历经政工、党建、财务等各类综合工作,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创文创卫等工作前线,总会有他的身影。干过的工作虽然种类多、跨度大,但他脚踏实地、勤奋好学,总能很快适应新工作,无一例外地获得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
有同事曾评价他,“陈劲翰就像清晨第一缕阳光,充满朝气,传递着希望和正能量。”有领导高度评价他,“不管陈劲翰干什么工作,我相信他都能做的很好!”而他总是自嘲:“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但不得不说,是部队锻造了我,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旧记得那个刚入伍的少年,在他第一次穿上军装,向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爷爷军行军礼时那种无比激动和自豪的心情。”
詹斌,1966年9月生,四川青神人,大学本科学历,1983年10月参加工作,198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10月入伍, 1985年12月退伍后进入青神县人民法院工作,历任青神县人民法院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行政审判庭副庭长、行政审判庭庭长、刑事审判庭庭长、纪检组长、司法调解中心主任,现任青神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委员、立案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2016年被省高院授予荣誉天平奖章,同年被县纪委评为2016年度纪检监察工作先进个人。
詹斌同志三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审判一线,先后从事民事、刑事、行政三大审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审判经验,更是青神法院刑事审判工作权威,其业务能力和审判效果得到各界广泛认可。工作和生活中,詹斌同志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坚持以身作则,做到以上带下,为青神法院各项工作完成、为建设平安法治青神作出了巨大贡献,树立了新时代刚正法官的良好形象。